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廉洁蜀高/ 党纪法规
以学促干 努力建设——20世纪50年代江西赣南地区的学习活动
2024年05月31日 1330人看过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强调:“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重大转变,为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并切实承担起建设新中国的战略任务,党中央领导广大干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学习活动。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江西赣南地区结合实践工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干部学习活动。

政治理论文化知识学习

为切实提高干部的理论素质和文化水平,1950年,中共江西省委发出关于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通过办机关业余补习学校或学习班,对职工、干部进行系统的学习教育。根据省委文件精神,赣南各地纷纷开办干部业余理论学校或者学习班。将党委委员及具有一定文化政治水平、能够独立阅读理论书籍的机关干部编成机关学校中的理论学习班,让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经验的新进机关干部参加政策学习班。这两个层级的班次每周授课2次,教员由理论学习班抽人担任。凡不够以上两组条件且文化程度不高的干部编入文化学习班,文化学习班每天早晨学习2小时,然后工作,坚持学习、工作两不误,每周六早晨统一讲一次中心工作。为了推进在职干部教育,还确立了考核制度,规定在职干部均须举行定期考试,以测验干部学习教育的成果。考试结果除给予适当的奖惩外,还作为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之一。干部业余理论学习,除了正常办班外,还开办各种知识讲座,中共赣西南区党委书记杨尚奎等领导同志都带头参加听课,选择专题写心得笔记,并向干部作专题讲授。领导干部的学风影响着全区的学风,全区的学风又影响着全社会的学风。短短几个月,仅赣州市设有13处学习场所,开设83个学习班,有近4000名干部职工参加了学习。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提升自身能力是党对干部职工的更高要求,纷纷表示:“以前怕学习,现在想学习,要系统地学点东西了。”

经过几年的努力,干部业余理论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1953年,对干部的理论学习规定地委(含区党委)副部长以上干部组成高级组;地、县(市)直属机关和厂矿企事业单位的科、局级以上干部成立中级组;一般干部组成初级组。并规定地、县(市)、厂矿直属机关,坚持早晨学习制度,每星期不少于4个早晨;农村和厂矿基层坚持小集中的学习制度,每10天左右集中一天时间学习和研究工作。据1954年底统计,全区参加理论学习的干部17992人。

开展学习宣传党史活动

重视理论学习是党思想建设的优良传统。1951年5月30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办法的通知,要求“由六月初旬起,各市县即可由市委、县委发起组织筹备会,同时陆续在党的支部中和劳动群众中进行关于党的历史的宣传”。7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学习“七一”纪念论文的指示》,规定“各地委应即领导全党能阅读的党员和干部在七月份中对这些论文进行一次学习”。

中共赣西南区党委迅速作出部署,采取各种形式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一次群众性学习宣传党史活动。7月1日,举办庆祝“七一”晚会,在庆祝大会上,区党委书记杨尚奎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区党委、行署及各县(市、区)党政领导人纷纷发表纪念性文章。全区以机关、工厂、学校、街道为单位,分别出墙报、办展览,用党的奋斗历史、党领导下的工人斗争事迹激励广大职工。瑞金、兴国、宁都、于都等革命老根据地举行迎“七一”纪念座谈会,会上大家忆苦思甜,表示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跟着党走,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成绩。区党委宣传部还印发大量“七一”宣传材料,组织报告员及各种业余宣传队,深入县(市、区)、乡、村宣讲党史。“七一”期间,全区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一派欢乐景象。

为有序地开展党史学习活动,区党委发出指示,要求各机关单位的党支部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提高党员思想水平,同时改进支部工作,健全组织生活,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随即,全区各级党组织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按照“统一学习—自主学习—考试测验”的步骤展开党史学习。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了解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史,认识到党的伟大、光荣与正确,以及毛泽东思想在党的各种复杂的历史环境中的作用。克服了对党的性质认识的模糊思想,扭转了广大党员干部以往重工作轻理论学习的倾向,同时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随着党史学习的常态化,党史学习成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重要方式。

开展争当“五好”社员活动

干部参加体力劳动,是党自井冈山时期就形成的一个优良传统。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每年都要组织干部到农村、工厂参加体力劳动,了解生产一线和基层群众的实际情况。根据中央的文件精神,区党委制定定期劳动及劳动日制度,采取农事季节短期劳动、种试验田以及修路和水库,机关养猪种菜等方式,组织干部参加体力劳动。

1958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要当群众先生,先当群众学生——江西赣县干部轮流下放争取成为公社“五好”社员》的文章,引起了时任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的高度关注。他认为,赣县县委让全体干部轮流下放到人民公社当“五好”社员的决定,对于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鼓舞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对加强思想、生产、生活领导等方面均起了重大作用,获得了良好效果。不久,这篇文章以及时任赣县县委副书记刘品经写的《一个新社员的日记》被江西省五届三次党代会印成会议材料。

此后,赣县党员干部争当“五好”社员的经验在全区广泛推广。各级党员干部参加劳动蔚然成风,干部“下乡背干粮,干活光脊梁;早上挑满缸,晚睡硬板床”是那个时期最真实的写照。全区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带领机关干部以一定数量的土地,或者是一个工厂,一个车间,一个商店,一个学校等,作为自己的“试验田”,参加劳动实践。据1959年不完全统计,全区参加体力劳动的有18108人,其中省级干部2人、地级干部4人、县级干部782人。他们通过劳动鉴定、群众评定,均获得“五好”社员的称号。

全区各级领导干部积极践行争当“五好”社员活动,改造了思想,增加了知识,密切了干群关系,调动了群众政治与生产积极性。以前没有参加体力劳动的干部,经过实践后,体会到劳动不仅要有体力而且要有学问,把参加体力劳动看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干部经过一段时间劳动学习后,洞察生产中问题,同人民群众一起找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并加以解决,克服了生产瞎指挥的现象,许多地方的工作大为改观,不少落后生产队变成先进生产队。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与群众同劳动、同学习、同生活,官僚主义、老爷作风大为减少。同时,干部参加劳动还净化了社会风气,形成劳动最光荣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20世纪50年代,赣南地区积极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区实际,围绕理论、政治、业务、文化、实践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通过大规模的政治理论、文化知识学习,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文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经济管理和领导能力得到增强,确保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 董事长邮箱
  • sdgsjtdsz@163.com
  • 总经理邮箱
  • sdgsjtzjl@163.com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一街535号两江国际大厦A栋
Copyright @2021 四川蜀道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创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