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上午,沿江高速最长隧道——宁会隧道1#竖井、2#竖井顺利贯通,为项目如期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均为Ⅳ、Ⅴ级围岩,施工穿越瓦斯、岩爆、大变形、岩溶突涌水等诸多不良地质段,施工难度极高。
宁会隧道全长10.3km,设计采用双竖井送排纵向式通风方案,左右线分三区段通风,1#竖井508米、2#竖井402米,合计深度910米,相当于308层楼高,衬砌内径宽9米,最大开挖直径达10.94米。竖井所处地理位置均在海拔2400米的高山之中,山高路陡弯急,运输极其困难;围岩主要以强风化灰岩、中风化页岩、粘土为主,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施工过程中溃砂、流土、坍塌、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频发,其日均涌水量超10000方,相当于每天需向上抽排5个标准泳池的水量,抽排难度巨大。
针对诸多难题,项目带领党员技术攻关队冲锋在前、迎难而上,逐级开展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任务、操作方法、质量标准及技术保障。利用井口与井的气压差,形成特有的烟囱抽排效应,极大提高隧道通风效果,有效改善了隧道内施工作业环境,保障了隧道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制定抽排水施工方案,利用多台500千瓦抽水设备分级抽排水等措施,控制大涌水,在此基础上采用“SMD”短段掘砌机械化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通过四类高自动化的机械设备,配合自主研发的“川隧智慧公路建设平台”对施工原始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实现了人为经验决策到以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转变,构建了现代竖井建设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四机一台”体系。在该体系下竖井日均开挖进尺达3米,910米的竖井历时300天完成开挖,月最高开挖进尺可达120米。
下一步,项目将秉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原则,持续发扬“拼”的精神,强化“抢”的劲头,保持“争”的状态,全力推动宁会隧道主洞建设。